碧山纪事

乡村,读书,生活,
作家王心麗“大美在民間”LOFTER實驗空間

电 波

电视机在房间里权当一个摆设。不看电视,不看报纸,不听广播,我想这样就可与外面社会无关,过上几天远离尘世、清静无扰的乡村生活,但很快就发现“隐世”、“暂时隐世”都是一厢情愿的臆想。走在朴拙的村中石板小路上,置身灵秀的田园风光里,不等于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。

清晨,在细雨中从村里的青石板路走过,路过村里的那些老房子或新房子,从半掩半开的门里传出中央电视台播报新闻的声音,播音员的语调激情饱满,充满信心。有线电视网已布满古老的村庄。晚上在村子里散步,沿青石板路走走,也听到中央电视台播报新闻声音,看到村民敞开的门里彩色视频闪烁,立刻没有古村古镇之说,全是现世生活、现世生活中的人们。早晚收听新闻广播,关心国家大事,这早已成了中国大众的生活习惯,这个生活习惯至少延续半个世纪。

   从前,小时候,学生每年都要到农村学农,在农村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,觉得离城市很近,离家很近,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。那时农村已有了有线广播,社员家里都装上了矿石喇叭。那时收听最新最高指示,听无产阶级最高革命司令部的声音,把握阶级斗争的新动向,大革命过程中还有若干的新运动,新斗争。敌我矛盾变化无常,朋友变成敌人,敌人又变成朋友,一切都跟着新闻广播党中央的声音行动,活学活用、斗私批修、四个伟大、四个念念不忘。文化大革命以后,拨乱反正,改革开放,中国民众还是离不开新闻广播,关心政策和策略的变化,这些变化,关系到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“此路放行”和“此路禁止通行”都在变化中。想发财,想过好日子,想不吃亏、少亏损,只有在政策空隙中灵活把握生存的方向盘,才能确保。当今风水轮回是非常快的,从前老话说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现在三年河东,三年河西;一年河东,一年河西;上午河东,下午河西。广播里广播什么,对生活在社会底层、远离城市的乡村村民来说,无论真假,无论虚实,都是来自中央电视台、各级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和信息。

早晚收听新闻广播是老一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,乡村里的老村民是这样,大城市大学校园里早晚散步的老教授、老学者们也是这样的,他们身边都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,每天收听各方新闻时评,半导体收音机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,是精神依托。信号不好,老人们心情就不好。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时代,电脑升级又升级,手机更新再更新,也没能让半导体收音机这个古老的收音匣子出局。

《碧山纪事》王心丽 著

评论
热度(6)

© 碧山纪事 | Powered by LOFTER